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韓嬰

韓嬰,燕國人,在西漢文帝時因講授《詩經》而立為博士,是西漢早期治《詩經》有成的儒生。景帝時擔任常山太傅。他根據《詩經》作內容而作《內傳》與《外傳》,共達數萬字。其解《詩經》的內容與當時魯地申培公、齊地轅固生講《詩經》皆有所不同,因此得以在魯詩(文帝時立為博士)、齊詩(景帝時立為博士)之外另立一系,自成一家之言,稱為韓詩。而韓嬰對《詩經》的說解遂得以在燕、趙兩地流行。著名的弟子有淮南賁生。韓詩傳至韓嬰的孫子韓商之時,曾有河內人趙子跟著他學習。而趙子也將習得的韓詩內容傳授給同鄉蔡誼。蔡誼同時傳授韓詩給食子公、王吉兩人。王吉、食子公便各成一家之法,展開各自的傳授系譜。其中王吉將韓詩家法傳授長孫順,而張孫順立為博士,也成一家之言。至此我們可以看到,韓嬰首開韓詩「師法」,隨著傳授時空的拓展,最後延伸出食子公、王吉與長孫順這三家「家法」。這種「師法─家法」的傳授過程,正是漢代經學系統開展的普遍模式!
      韓嬰除了擅長解《詩經》之外,平時對《易經》也有所造詣,但礙於燕、趙兩地士人偏好讀《詩經》,因此韓嬰解《易經》的內容便逐漸沒有人知曉。唯獨韓氏自家還有人傳授。較有名的韓易傳人,是宣帝時期在涿郡的韓生,他因習《易經》有成而得以受政府徵召。在朝堂之上,他明白表示自己是親炙於韓嬰,因此可謂韓易真傳。並在當下為大家講解了韓易的大要。當時大臣蓋寬饒本來學習的是孟喜易,但聽完韓生講解韓氏《易經》,便非常喜愛,便轉學韓易。
      韓嬰為人精明勇敢,而且處事條理清晰分明,曾與董仲舒在武帝面前激辯,大儒董仲舒完全不能在過程中佔得絲毫上風,由此也可見韓嬰的學識涵養不同於一般儒生。

撰稿人:劉柏宏
網站滿意度調整